落日霁

来自Limbo Wiki Mirror
Gaoice留言 | 贡献2025年9月13日 (六) 01:30的版本 (已从limbowiki:落日霁导入2个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共振”竞赛参赛词条
该词条为竞赛参赛词条。
如有任何与竞赛相关困惑,可查看2025“共振”竞赛主题页
碎数研相关词条
碎数研编号:[待补充]
该词条由非Phigros作品参与者创建或编辑且不受保护
由于碎数研本身的性质,请谨慎阅读,同时注意碎数研不具有官方性质
如词条与已存在的隐性设定冲突,请前往林泊百科编辑建议箱提出。

待完善页面
该词条有待完善。

简介

虹之战结束至后历271年间,脱离苏丹领导后的残余霓虹势力旨在打击先民统一政府意图收拢霓虹层权力的行为,利用战后的污染残留与霓虹长期以来的神话基础,彻底点燃了霓虹群体意识的异想具象化,以此发起了一场针对拉瓦钵本土的“玉碎”袭击,并直接导致了忘忧宫异想化与后续事件的发生。
此大事件作为“拉瓦钵大撤退”的伴生历史,于后历300年霓虹塔住民撤离前夕被正式命名为“落日霁”。

起因

后历256年,先统政府方最终结束了持续14年的虹之战,代表霓虹方的主要领导人“苏丹”被当庭审判,并永久关押于已移入幽蓝国管道迷宫中。然而,大量失去苏丹领导的残余霓虹势力依然潜伏于霓虹民间,在与隶属于先统政府的魔女教的对抗下尝试夺取本土控制权,企图复苏苏丹权威。

随着魔女教在所谓“楼层自治”政策下陆续恢复行政效力,并指挥对霓虹全境的清扫命令,部分旧苏丹势力很快被连根拔除。与此同时,一众新兴组织从清扫中孕育而出,接过了引领霓虹势力继续反抗的船舵:

由于先统政府并未处置造成霓虹阴雨连绵的异想要素,霓虹的雨季依然,加之长期虹战影响与霓虹群众对先统政府的不信任,霓虹民心正处于严重的低谷之中。一部分原苏丹势力群体因在虹战中对异想作用的深刻认知,从而意识到了已严重异想化的霓虹层概念层面上无法逆转的错误性。在一部分林泊领导下,他们几近于背叛霓虹而行,试图开发霓虹数百年历史所凝聚的群体意志,彻底扭转霓虹层已被局限的过去与未来,开拓仍存在希望的可能性。

后历271年前夕,霓虹层整体异想污染水平已达到饱和临界点,根植于深厚民众与文化基础的新霓虹势力(以下称为霓虹方)寻找到发动行动的机会,由此展开了虹之战在结束长达数十年后的最后一舞。

数百年未曾渴望的晴日,谁怎知,是黎明,是黄昏?

经过

表象过程

后历256年至后历271年,先统政府对残余霓虹势力的追剿始终未停止。大量受降苏丹官员被害,众多战后人类种被抛弃,暴力示威与相对应的恶劣执法问题在此种环境下丛生。霓虹方利用对霓虹居民影响深刻的神话宗教,在霓虹全境建立了广泛的组织关系网,并博得了大量霓虹民众的支持

由于虹之战的发生,一部分连接霓虹的审判航道支流异常涌动,坐落于阿特拉斯的忘忧宫所排放的类污染潮物质进入霓虹境内,形成稳定的“赤鸾泪”的异想气象。其携带的异想污染严重加剧了霓虹的异想化进程。霓虹方利用成熟的污染质精炼技术,借此积累了发动袭击的原始材料

后历271年,霓虹方通过对霓虹神话的基本研究,还原并具现了存在于黑衣膜最深处的名为“乌垠”的异想亚空间,并在林泊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塑造下成功开辟出连接至黑衣膜的航线。霓虹方将特定的污染质运送至“乌垠”内部,成功将其投放至霓虹层上空,暂时打开了通向阿特拉斯的通道,完成了袭击的第一阶段任务。

霓虹方根据名为“卜奉”一系的神话要素,将霓虹群体意识寄托于虹之战中所牺牲的霓虹人民,并最终具象为“鸾”的表象。同时,霓虹方核心成员一致自愿接受污染,在尽可能维持意识的前提下令自身并入“鸾”群体,以自我作为向导,引领具象化的霓虹群体意识,穿越审判航道抵达阿特拉斯上空,以此完成第二阶段任务。

期间,魔女教对霓虹的异常现象已有所察觉,并尝试中途破坏计划。大量霓虹民众自发形成组织,切断了霓虹对外界的信息交互,直接对抗魔女教的剧烈镇压,从而顺利转移了魔女教的施压重心并保护了仍未暴露的行动计划得以进行。

相应的,霓虹本土因过于活跃的异想化导致历史上曾发生的“大洪”再次具象,但在霓虹群体意志共同的作用下奇迹般抹除了其实体并逆转使其倒流,伴生虹雨因而自下而上穿越霓虹三膜,“鸾”借助水流真正拥有了“飞翔”的能力。大量定向污染质搭载于“鸾”的上升梯队,被运送向阿特拉斯形成异地的虹雨气象,并突发性地汇入忘忧宫,直接催化了其能源生产的逆生成,至此完成第三阶段任务。

最终,忘忧宫在霓虹层视角下,受霓虹群体意志的影响被异化为类似于“阳”的概念,从而使霓虹全境出现短暂的“晴空雨”现象。
随即,大事件-落日霁结束,大事件-拉瓦钵大撤退接续发生。

具象过程


虹之战结束后几年内,仍在与魔女教对抗的部分苏丹残部凭早年研发异想武器所积累的异想机制认知,对霓虹的落雨要素进行考察时产生了意料之外的结论——其初步判断,霓虹自建成以来所遭受的一切争斗与残酷的历史已异化成组成霓虹层的基本概念之一,这意味着,即使这个时代下的统治者做出何种努力,在未覆写这一要素的前提下,仍将无法改变霓虹终将重新归于混乱的定局。

这一部分势力率先总结出——虹之战的发生并无意义,无论胜利者是苏丹还是先统政府,都不可能实现对霓虹的长久统一与安治。对此,在继续耗费了数年时间达成验证后,他们深刻认识到,欲想改变霓虹的现况,欲想霓虹人民摆脱历史的重蹈,唯有两种办法——或是与霓虹沉淀了数百年的冗杂概念对抗,找到并改写扼住霓虹命脉的要素;或是利用异想彻底杀死旧的霓虹,以此作为培养皿,为后世所重建的新霓虹创造不被束缚的可能性,无论结果好坏。

饱受战争摧残后的忘忧宫,在超负荷运作与错误的污染防治手段共同作用下,其异想化趋势至龙宫纪晚期已无法挽回,而霓虹方的战略破坏活动只是协助完成了这一进程。对此,霓虹方决定牺牲忘忧宫,为霓虹人民创造就连苏丹也未实现的愿景——在霓虹方的战略布局中,忘忧宫将异想化作霓虹的“阳”,它将为霓虹短暂地带来阳光,而霓虹历史必然会永久性地插入这一个变量。只有激发了霓虹群众对未来的渴望,霓虹才能迈入变革的第一步。

在追溯霓虹神话体系时,霓虹方发现一系条件合适的行动方案。据悉,苏丹曾一手建立过一支名为“卜奉”的宗教组织,以此作为他在霓虹维持次级领导的有生力量,这支组织可能已在后历256年被先统政府清剿,但其留下的神话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在这支神话分系中,该组织自诩为“鸾”,以自愿拥护其追随者引领他们追寻黎明为荣,而在长期演变下,其职责的最终目的已被扭曲消失,故沦为苏丹在位期间维护统治的工具。霓虹方决定将霓虹群体意识映射于该神话,以自身取代苏丹的位置建立对忘忧宫打击的途径。

与此同时,此前只存在于霓虹民间口述的位于黑衣膜下方的未知空间区域被霓虹方所具象,利用其“回环”的特性将污染质“鸾”的第一梯队投送至霓虹与阿特拉斯共同的上空,这一步将扩大霓虹群众主观能动影响,从而复现“大洪”的历史,打开三膜共同的通道并连接向阿特拉斯。霓虹方曾预计复现后的“大洪”对霓虹层的破坏,但其逆转现象着实超出了其掌控范围,这有可能是霓虹群众的集体意识共鸣从而导致复现的差异结果。

最终,污染质被“反哺”回忘忧宫,并直接造成了其异想化的激变。在霓虹本土,忘忧宫的同位概念被切割为属于霓虹的“阳”,后历271年,霓虹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雨季后,再一次迎来了短暂的阳光。

后续

  • “落日霁”的发生直接牵动了“拉瓦钵大撤退”这一大事件,后者在像素塔历史上地位显著。一方面,它暴露了先民统一政府的失能失职,直接导致了其迅速垮台与统治局的替位诞生。一方面,阿特拉斯在经历了这场灾难后,从根本上改变了阿特拉斯的地理——无尽海倒置,海底都市在洪水中被摧毁,阿特拉斯的适居性严重下降,变相抬高了港湾层的宜居地位。数量无法统计的阿特拉斯居民在此灾难中丧生,而异想对像素塔的影响也在此事件后终于被重新审视。


  • 这一事件原定名为“黎明霁”,在统治局宣布变更霓虹层职能为“异想监狱”后更名为“落日霁”。统治局的插手直接推动了落日霁的成果向第二种结果倾斜——从后世评判角度上分析,落日霁并未改变霓虹层的苦难史,霓虹雨季在后历300年后依旧持续了数百年,直到纷乱代的到来。但从霓虹主体角度上来看,后历271年后的霓虹正因为此事件的发生导致异想化水平过于严重,统治局不得不迁移当地居民并重设霓虹为异想监狱,代表旧霓虹的霓虹群体已在后历300年后离开霓虹,而中宫纪以来广义认知下的霓虹很难称之为龙宫纪的延续,这无疑变相结束了旧霓虹的历史。

一部分学者认为,霓虹自龙宫纪进入中宫纪以来,始终处于一个历史发展的滞后状态,通俗来讲便是这一阶段的霓虹,其组成概念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获得“发展”。直到纷乱代的虹再现到来,霓虹才算真正迈入了下一阶段,也就是霓虹方曾总结出的“新霓虹”。

  • 据考察,霓虹方在中宫纪时期曾被称为“六道虹”,这是由于后历271年,亲历者根据“大洪”复现时鸢尾中央排水井在生效状态下所产生的六条环形泄洪带的目击场面而定名。经整理,这是“六道虹”这一名词最早的出现记录,但毫无疑问在漫长的历史与焚书中,六道虹的意义已被纷乱代出现的广泛认知上的霓虹反抗组织所取代。不可否认的是,纷乱代的六道虹在某些程度上与后历271年的霓虹方都拥有着共同的内涵。

影响

“落日霁”作为龙宫纪霓虹史上最后一例重大事件,常常被视作虹之战结束的“第二现场”。它推动了霓虹神话体系的推陈出新,造就了一大发源于先民时期的历史奇观,充分体现了先民自我斗争下的思维与想象力巅峰。它深刻影响了霓虹数百年的底层概念,扭转了霓虹层未来发展的既定轨迹。与此同时,它同样是一场人类的灾难,数不尽的无辜者为此葬身,两方势力的碰撞落下帷幕,并近乎结束了早期楼层在像素塔的统筹地位。

自进入中宫纪以来,该大事件遭到重点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