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生理盐水/sandboxx

来自Limbo Wiki Mirror
limbowiki>生理盐水2025年5月4日 (日) 10:24的版本 (内容扩充)
“共振”竞赛参赛词条
该词条为竞赛参赛词条。
如有任何与竞赛相关困惑,可查看2025“共振”竞赛主题页
碎数研相关词条
碎数研编号:[待补充]
该词条由非Phigros作品参与者创建或编辑且不受保护
由于碎数研本身的性质,请谨慎阅读,同时注意碎数研不具有官方性质
如词条与已存在的隐性设定冲突,请前往林泊百科编辑建议箱提出。

简介

霓虹层各膜排水系统的整体结构,自后历67年始建,经历数百年的不断扩充与污染异化形成了极为错综复杂的异想化建筑群。在霓虹层后续发展中依据当地文化赋予其“流陵水”这一书面称谓。

总类别

“流陵水”,即遍布霓虹层的重要组成——城市膜-水设施群及系统网。自76.A.P霓虹方为应对bola文件的正式公开而始建,并于770.A.P因巴别而在虹再现中崩解,历时694年。“流陵水”原名“琉璃水”,取义自“玻璃□”与“□水”,自256.A.P虹之战结束后,分裂的灯牌管理会残部为悼念远在天边的霓虹人民,在霓虹基层中传播有关更名的议案,以示抵制先民统一政府的决心,即使发起者将在后来的反抗活动中牺牲,他们的努力已足以为霓虹争取这一结果。

构成

霓虹排水系统贯通上中下三膜,根据不同地区及功能作用,特征划分明显。故以地理位置为依据,将存在于各膜的工程部分细分后进行记载。

上层

虹息岸 能否抵达虹熄虹现之始,又或是分泌苦难之源
  • 鸢尾-横穿都市的流向一隅

霓虹水利工程的源头与中心。外观表现为圆十字分布在鸢尾市区的大型人工水渠与水电设施。
其发源于霓虹上层与审判航道的交界处,以鸢尾郊区的港口区域作为“入海口”,雨水经由绵长的人工河道环绕城市外围流动并与各处地下管道连接,最终使其集中流向城区中心的地上滤水天井。该部分的外围渗水河道可保证流量维持稳定,而中心处滤井将引导雨水统一疏散到霓虹下层并作用于势能发电。

“虹息岸”的建设期相对最晚,直到240.A.P的持续降雨发生数年后,该工程的中枢部分才得以基本建造完成,但大部分河道仍主要基于已有的区段排水系统加以改造并联通。现为霓虹水利工程中最年轻同时也是污染程度最低的一环。
三会统一的趋势加快了鸢尾大型基础建设的完善速度。自243.A.P左右建造完成后,其被赋予了一个正式的地理命名,但随之不久的虹之战爆发使其落入当时分裂的魔女会议的控制之中。外围河道因污染物质倒流霓虹而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虹之战结束后几年引发了一系列异常堵塞或泄露问题。随着重建项目完成,该水利工程的最终正式命名诞生于近数十年的民间传播中,即“虹息岸”,据推测这一命名可能存在虹之战要素。然而顾及口语性需要,其在当地俗语中更多被简略性地称为“虹河”。基于防异要求,原始称谓已无法获得书面记录。
虹息岸工程极为宏大,一度影响了鸢尾后续的城市布局与文化演化。

  1. 随着环城大河道的修建完成,透镜与鸢尾间的分割线逐渐确立,数座大桥跨过河道将二膜连接,形成统一的透镜-鸢尾交通线,同时该工程中心的天井设施创造了鸢尾可观的旅游资源,围绕天井构成了鸢尾数个文化与政治中心。
  2. 早期对异想污染的局限认知与当地盛行的宗教文化使虹息岸在物质与含义上持续异化,但出于未知原因破坏程度与污染水平相对较低,目前较合理的解释为这一情况可能受虹之战的历史影响。

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鸢尾河流并未遵循由上至下的空间流向,审判航道的海水倒灌入霓虹组成了流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虹息岸首先承接了来自无尽海的雨水。

中层

天窗径 我们隔窗而望,各自凝视不属于自己的霓虹光华
  • 透镜-天与地间相连的血管

霓虹水利工程的过渡部分。外观表现为纵横交错排列在透镜各处的地上河网与蓄水基地。
其呈现为一个去中心化的覆盖式密集河流网络,均匀分布在透镜各个区域。不同于鸢尾的集中手段,透镜采取分散化的措施建造了海绵式地表,将整个膜充作排水工程的一部分,有效延长了雨水的停留时间与下渗效率。来自上层的雨水被其承接,流动于各个河网中被逐步过渡至下层,该过程中作为嵌入式水库的透镜平衡着稳定的膜内含水量,并将可利用的水资源输送向霓虹各处。

“天窗径”的建设时间早于虹河,但始终处于一个漫长的拓容期。其在透镜膜建设初期便划入改造方案中,但直到霓虹社会形式较为稳定的200.A.P左右才完成现今天窗径工程的雏形,此后受异想污染与设施老旧影响规模不断被更新。
由于采用工艺和建筑材料的特殊性,肉眼可直接观察到透镜地表的半透明特性,这一现象在河网覆盖处尤为明显,以至于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位于透镜上下侧的鸢尾与黑衣两地居民可以互相观测到另一膜的“影子”,较为明显的例如遍布城市的灯牌等光源,甚至发展出了以眺望黑衣膜为娱乐活动的传统。基于霓虹上下膜阶级制度僵化与贫富差距悬殊等因素,各膜间的交流趋之甚少,“灯牌”制度的存在同样使各膜居民自诞生起便被束缚在本膜之内,故透镜排水工程长期被下层称为“天窗径”或“天窗”。在某些特定语境中,“天窗径”也可以指代为透镜。
随处可见的富水地表使得透镜建筑几乎建立在水面之上,同时也是三膜中城际航运交通最为发达的一膜,但也因此奠定透镜建筑群既无法如鸢尾般发达,也无法达到黑衣的规模庞大,转而依托透镜特色而诞生繁荣的第一&二产业。值得一提的是,透镜的建筑高度普遍低于水面以下。

下层

脉络台 根扎得太深,于是雨水逆向生长,结成不见光的果实
  • 黑衣-缠绕雨中世界之根须

霓虹水利工程的基础与前身。外观表现为无规则在黑衣地区地上地下分布的弧形管道森林。
黑衣的排水工程与膜本身相生相随,建筑几乎直接依托其而规划建造,无法计量的排水管道网构成了黑衣水利工程的主要部分。由于始建时间过早以及早期社会势力割裂带来的市政功能低下,众多未经登记的私人违章工程与大面积毁坏老旧的旧下水道加剧了黑衣排水系统的混乱局面,但在如此脆弱的循环生态下,黑衣依靠以量取胜难以置信地维持了排污平衡。过量的雨水冲击在表面积巨大的排水网中,为此黑衣牺牲了普遍的居住环境,以至于排水工程甚至暴露在城市表面,雨水由此长时间游迹在管道之中,并最终被排入黑衣之下的区域。

自霓虹筹划建造开始,黑衣与它作为排水基础的职能便已奠定,但管辖层面的失能致使黑衣逐渐形成如今的错误局面。其早期的施工痕迹已埋没在地基深处无法查明,排水系统的修建如同一种名为“珊瑚”的已灭绝生物,新建的管道直接覆盖在老旧的管道之上,在长达数百年的持续建造中形成了极为夸张的体积与垂直落差,黑衣城市便建立在累计而来管道的缝隙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入新陈代谢。该排水系统的命名取材自这一特点,简单朴素地称为“黑衣台”,寓意着黑衣居民赖以生存的高台,便是他们脚下如同神经元般生长的霓虹的根脉。出于霓虹地区的统一需要,该命名自约200.A.P后便在书面指代中被美化为“脉络台”。
从天空落下的不仅仅是雨水,来自上层的过滤物质毫无顾虑地排放在黑衣地表,大大加深了黑衣的污染程度。

  1. 黑衣城内城外皆可观测到缺少治理的重金属污染河道或排放放射性物质的管道群,这一现象很有可能是导致脉络台迭代速度如此迅速的首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脉络台也是霓虹主要排水系统中异化最为严重的一极,沉淀的污染物质滋生了异想化的温巢,据不完全统计,在脉络台发挥主要功能的同时期管道网中,近40%的部分长期处于异想化进程中,而失去核心功能的地下深处管道中,这一比例接近70%。
  2. 三会未统一前的大部分当地统治组织无法遏制异化的进行,反而通过早已在基层群众中广泛传播的宗教神话等影响,做到了利用异想污染驱使已报废的排水系统继续运行,或用于敌对组织间的势力冲突——这一举措并没有顾及当地居民的热烈反馈。

随着300.A.P霓虹转变为异想监狱而存在,霓虹全境的异想污染因此而得到有效抑制,其中尤为黑衣膜最为显著,以至于当时接手管理霓虹的新兴政府TZB竟因黑衣方面莫名激增的内涝问题而瘫痪数月。<

底层

乌垠 缥缈的想象拧成一团,从此处回到落雨之初
  • 异想之物-生命于末梢将信号传递

存在于民间传颂的霓虹排水系统的最底层。
其表现形式大多描绘为位于黑衣台深处的一片空间,所有从黑衣向下延伸的管道不断汇聚并最终结成一团形似倒置的植物根茎的立柱,朝着底部无光的深坑继续向下。部分管道组成了空间的边界,雨水从各处管道口喷涌成瀑布,并形成河流环绕着立柱静静流向下方。它会将所有来自霓虹的流水送往真正的终点——乌垠之下,既是霓虹以外的世界,也是窥视彩虹的深渊

尚无法追溯该传说的最早诞生时间,可知最初的版本仅是在黑衣地区传播的一种民谣,随着不断演化并最终形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说法。由于大多数对此描述的文本皆将立柱形容为黑色的根茎,故“乌垠”成为普遍认同的代指该部分的代名词。
据推测,该部分几乎完全由异想污染组成,或者说其本身已成为一种异想之物。霓虹数百年的污染积累与良好的想象基础足以支持其具现,但至今未有记录表明其被观测或发现,对黑衣台深处的地理勘探结果仅仅是更多缠绕的废弃管道群和严重的异想污染现象,且深处的确存在通往霓虹外界的通道。这可能是由于乌垠的组成概念中存在阻止外界访问的部分,但纵观各类主流说法均无相关描述。尚不清晰抵达乌垠的具体方式,但根据生成值波动可以推断其真实存在。
相对于“排水系统”的功能,乌垠更多存在于言语与思想当中而非实体物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值得被纳入“流陵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历史

有关于“流陵水”的历史,检索自«建筑的语言——从霓虹土木变迁看人文史观»
时间 [67.A.P-300.A.P] 建设进度

具现期-后历76年至140年

76.A.P 随着先统政府于石林备战时期宣布了拉瓦钵楼层的存在,霓虹层地方政府代表就此事与先统政府展开协商,最终决定为应对拉瓦钵未来对霓虹可能造成的影响,对正在兴建的黑衣膜进行排水改造,黑衣台的雏形诞生。
80.A.P 黑衣膜的工程总方案确立,霓虹当局计划在五年时间里完成对黑衣膜的未来规划。
83.A.P 拉瓦钵楼层概念已明确,霓虹开始出现雨季。
97.A.P 随着黑衣的居住环境恶化与霓虹发展需要,透镜膜的修建被提上日程,新兴的排水布局将被应用于透镜作为试验对象。
103.A.P 由于拉瓦钵的异常概念影响,霓虹此年雨季时间提前,造成了首次“大洪”的发生。上层尚在建设中的排水设施被大面积破坏,透镜膜并未完成它预期中的任务,致使黑衣地区长达四年的雨污淤积问题。霓虹地方政府与拉瓦钵方协商无果,统治层内部产生意见不合问题。次年,先统政府出面表态。
106.A.P 透镜膜基本排水设施修复完成,霓虹较为系统的水利网络开始设立,并确立了透镜膜的中心地位。
111.A.P 名为“鸢尾”的上层地区在先统政府的支持下,由霓虹地方政府负责秘密修建,并重新确定了建立以鸢尾为中心的水利工程网络
124.A.P 牛肚谷战役消磨与筹建新楼层导致的人员与经费紧张,先统政府绕过霓虹地方政府重新制定税法,引发港口工人大罢工事件。霓虹地方政府暗中支持工人组建工会发动民变,与先统政府调遣的直属于拉瓦钵总领府的海军部队发生了激烈的流血冲突,这一事件以僵持中的拉瓦钵海军驶离霓虹而告终。名为“灯牌管理会”的民间互助组织经此事件而成立,并逐渐控制了霓虹众多港口与相关水利设施的末梢。
127.A.P 黑衣地区违建与废弃现象严重,城市生态进一步恶化,地方政府就此对黑衣进行大规模的整改拆除工作。由于霓虹长期政治问题与不明势力阻碍,计划进度缓慢。

停滞期-后历140年至后历186年

140.A.P 因愈发严重的民生困境与政治态度分歧,霓虹地方政府宣告分裂。霓虹互助组织(下称“霓虹方”)有预期地推翻了先统政府控制下的黑衣地区,并暂时达成共识。黑衣与透镜的交通联络被切断,霓虹方尝试利用黑衣排水设施的停工停用以威胁先统政府给出有效答复
141.A.P 霓虹方针对先统政府势力范围发动数次恐怖袭击,先统官员被迫转移至鸢尾,这一地区首次进入霓虹底层视野,霓虹方强烈要求先统政府为此作出回复。透镜归属权回归霓虹后,很快被霓虹各势力所瓜分,霓虹地区陷入长期分裂动荡局势。众多原有排水设施在势力纷争中被破坏,民间私有工程频现,霓虹排水工程的修建进入长期的停滞期。
142.A.P 鸢尾地区被霓虹方基本渗透,全面冲突爆发。次年,剩余先统官员将几近修建完成的鸢尾“天井”核心排水设施炸毁,并退出霓虹范围。
143.A.P 霓虹被先统政府认定为“三不管地带”,彻底失去了对此地区的干预能力。霓虹方在民间支持下成立了自治政府,迁入透镜。部分已毁坏的排水工程被重建,然而新政府内部腐败现象严重,设施所有权暗中被陆续转移。
146.A.P 霓虹左派势力倒台,逼迫军方强行进入透镜城内,霓虹地区所谓的“自治政府”灭亡。三膜再次陷入众多互助组织的分裂割据中,大部分排水设施的控制权落入个别互助组织与垄断企业手中。
157.A.P 部分霓虹巨头企业率先公开参与势力冲突,霓虹内乱局势达到顶峰。
169.A.P 降雨强度加剧,至此霓虹已经历数次“大洪”。霓虹势力纷争进入白热化,诸如“虹霓教廷”“魔女会议”等互助组织脱颖而出。黑衣地区的排水工程在当地盛行的宗教文化影响下逐渐步入异化。
172.A.P 透镜泄洪,黑衣城市地块坍塌。可追溯到的最早的文本上关于“乌垠”的相关概念被记载。

发展期-后历186年至240年

186.A.P 霓虹经历约40年的内部斗争后,剩余的六个互助组织达成共识,三膜最终得以重建秩序。其中以林泊群体为主导的三个不同地区的组织——灯牌管理会、魔女会议、虹霓教廷(简称“三会”),在“魔术师”的掌控下基本占据了当时的霓虹领导层。各膜排水设施的控制权因社会形势逐渐稳定而出现统一趋向。
189.A.P 由于内乱期间缺失市政管理,黑衣膜排水设施的建设发展长期处于混乱状况,最终以一个较为畸形的大致情况逐渐恢复平衡。“脉络台”的命名出现。
194.A.P 为改善透镜膜排水系统受历史观念异化的影响,透镜开始进行长期的基建改造工程,计划部署地上河网用以分散上层承接压力。
212.A.P 鸢尾膜“天井”重建。脉络台的异化程度加剧,使“乌垠”概念开始具现化。
222.A.P 三会统一,霓虹全范围排水系统所有权最终集中交由三会。三膜各项功能逐渐明确。
235.A.P 透镜膜在统治政策影响下大规模迁入水资源相关产业。“天窗径”的命名出现。

膨胀期-后历240年至256年

240.A.P 港湾楼层建造开始,先统政府剥夺了HAVEN(霓虹原名)的命名,用于新层的建设,这一原因导致了霓虹从此开始云雨不断,形成常年暴雨天气。
240.A.P 历史上有记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洪”发生。鸢尾为保护上层居民启用紧急避险,大量雨水未经缓冲进入透镜,致使透镜排水系统几近瘫痪,黑衣历史最高水位诞生。由于多方原因,雨灾期间各膜间的通道受到严格封锁,导致大量黑衣居民突破关口涌入透镜并实施暴力示威运动,加剧了暴雨带来的人员伤亡。据事后救灾人员统计,受灾情况最严重的黑衣在此次“大洪”中约有超过40%的居民伤亡。
240.A.P 9/13 霓虹住民在未获得管理层的许可下,偷渡到港湾与承建方发生械斗。
242.A.P 虹之战爆发,霓虹全境进入备战阶段。
243.A.P 鸢尾膜排水系统建成,“□□□”的命名出现。至此,霓虹排水工程基本成型。
246.A.P 受防异要求,该部分内容已焚书。
250.A.P 新型污染技术的开发与在虹之战中的使用对阿特拉斯本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异化作用,污染质陆续回流至霓虹境内,加剧了直接与其接触的排水设施的异化进程。上层过滤物质进入黑衣,部分地区水质快速污染恶化。
251.A.P 受防异要求,该部分内容已焚书
254.A.P 受防异要求,该部分内容已焚书。
256.A.P 虹之战结束。魔女会议将霓虹排水工程所有权移交由重设的“灯牌管理会”。

异化期-后历256年至300年

256.A.P 受阿特拉斯残留污染质倒灌入霓虹地区,名为“赤鸾泪”(亦称虹雨)的异想气象出现,对霓虹各膜排水工程造成严重破坏与异化,尤以上层鸢尾最为严重。
258.A.P 鸢尾及透镜排水系统修复工作完成,“大洪”问题已得到良好解决。因黑衣排水系统与异想污染已形成共生关系而放弃修缮工作。
259.A.P “乌垠”受黑衣地区异化进一步加深与虹之战遗留问题,理论上完成具现。
265.A.P 大量林泊群体为建造新楼层离开霓虹,致使排水系统异想化进程放缓。霓虹排水系统单方面被更名为“流陵水”
266.A.P “虹息岸”的命名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该命名完成了从口语指代到正式文本的转变。
271.A.P 虹之战苏丹残余势力潜入阿特拉斯忘忧宫区域进行战略破坏活动,直接导致了其能源工厂逆生成,大量难以名状的异想之物出现,一并影响到霓虹本土。发生于后历240年的“大洪”以异想污染于“虹雨”中再现,霓虹排水工程出现短暂的“活性化”。先统政府协调霓虹居民撤离阿特拉斯影响范围,约30%人口进入港湾,称为“洋流效应”。
286.A.P 先民统一政府解体,统治局正式上台,霓虹被规划为旅游区。霓虹气象与排水系统被作为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统治层承认“流陵水”这一命名的合法地位
300.A.P 霓虹职能变动,大量异想移民取代塔住民进入霓虹,各膜排水系统的异想污染被固化。

稳固期-后历300年后

<检索完成>记录缺失……



雨、锥子与伞柄.1

后历240年5月13日 16:34:15

“呼……”

  空气里沉淀了太多水分,湿润的触感让鼻腔也愈发郁闷,粘在皮肤上,沉沉的。
  纸张撕裂的声音过于清脆。谁掷出了一只小纸飞机,使得白色的身影在嬉笑的半空中穿过,被卷起帘布的风送入窗外,摇摇晃晃、颤颤巍巍,被落雨挫伤了势头,折在地上化成一团水彩。围在窗边的孩子们指着这仅仅持续几秒的表演作乐,好像连这种闲暇也能激得起他们单纯的乐趣。于是两只、三只,不时有零星的参赛者从这扇窗户里英勇地离开屋檐,顶着雨点前进,可它们最终也没能竞出个先后来,只是坠在地上、沉进水里,消失不见。宿地是下水管道,而孩子们已失去兴趣,于是它的使命草草结束了。
  不过,铃声才不管什么是下雨还是比赛,按部就班地照常响起。这通常意味着,下一堂课要开始了。
  “咳咳……同学们把课本翻到昨天布置预习的地方,课代表上来带读。”
  教材被摆在讲台东南角摊开,保温杯会放在黑板擦旁边,这会应该还要花点时间再捣鼓一下投影仪——老东西总是用不会这些教辅器材,死顽固,也不乐意改。他的观察得的确很细致,每件事都大差不差地发生。无聊的时候,记下这些每日都会重复的东西也难不到哪里去,他这样想着,把书翻到正确的页数,扇起的风微微吹起了垂下的头发。
  “好了好了,很快就要期末考了,这堂课我讲的知识点都很重要,别让我抓到有人在开小差……”
这些话早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他自然静不下心来。撇过头去,视线正好和一滴落在窗户上的雨点对在一起,它们向下滑落聚成更大的水珠,星星点点铺满了这片玻璃。落雨打在窗上的滴答声要比讲书声更清晰,像心跳一样慢慢拍出节律,霓虹人都会习惯这些声音。貌似雨下得很久了,今年的雨来得迟了些,走得也会更晚,可在他印象里明明上个月就应该出太阳了才是——五月是放晴的初始,书上也这么说。
  “关于‘一叶知秋’这个成语,是指看到一片叶子就知道秋天快到了,通常用来形容……有的成语不能拿表面意义放在句子里使用,这一点同学们记……”
  任凭雨下多久也没关系,太阳总是照常升起的,这一次无非是慢了一些。雨声似乎没有断绝,反而越来越明亮,渐渐盖住了四周其他的动静,仿佛他就像往常一样站在举着伞的中心。可是分明还能看见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留下板书,灰尘被日光灯照出轨迹来。
  天空依旧灰蒙蒙,云盖住天,天包住云,再往上就是更明亮点的一片地方,叫鸢尾。他想起来爸爸曾经说过有一天带他去那里见见世面,可大人嘛,一直都忙,虽然每次赌气不理爸爸时他总是一次一次笑得很抱歉,笑得能让人软下心来——比起这些,他还是觉得爸爸的笑会比那里的霓虹灯要更暖和。等到这个学期结束,他就决定跟爸爸说不想去了,倒不是灰了心或是淡了味,只是也许还有更好的选择而已。离学期末还有多久,也许是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他不太记得日期,就像那些不知疲倦的雨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又慢下来……
  “雀文…雀文!”
  这声音可要比雨声真实得多。他整个人条件反射般从座位上站起来,讲台上下的几束目光都盯在自己身上。
  “这个词的意思,你给全班解释一下,还有它的派生意和用法……你听到没有。”
  雀文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脸在发烫,可是支支吾吾得说不出话来,那黑板上密密麻麻得写满了东西,他哪知道老东西指的是哪个字,早知道就好歹拿课本掩饰一下了。他盯着雀文的眉头还是没松下来,不知道沉默了多久才最终敲了敲黑板指出位置。
  “我都说了上我的课不要发呆,这是你第几次被我点了。还有,昨天的作业是不是也没交,拿着你的笔下课来我办公室一趟。”
  雀文只是低着头搓衣角,看到一旁的同桌冲着他扮鬼脸却无可奈何。呜,这下惨了。
  “我们接着讲课,刚刚是说到哪里了……嗯?什么事。”
  他莫名停了说话声,接了个刚刚打来的电话。讲台下有学生趁着机会开始议论纷纷,教室里渐渐开始躁动起来,盖过了电话另一头的滋滋音。通常他在上课的时候是不会接电话的,想必下课时间应该又会被占用了。
  “同学们都安静一下。”
  黑板擦拍在讲台上,金属的震荡声和扬尘一同浮现,远要比讲话声刺耳。
  “刚刚接到通知,最近可能有强暴雨天气,所以学校决定暂时停课。这次降雨来得突兀了很多,大家尽快收拾东西,早点回家。”
  刚刚平复下去的课堂一下子重新被点燃,就像是顺应了这簇火苗的信号,走廊外面也传来其他班级的喧闹声,一直传到学校各个角落。雀文在混乱中不知所措,周围的孩子们闹的闹,耍的耍,这个片刻给了他一种虚幻的感觉,就像刚刚那场只有他自己的雨一样,不真实却又迷人。因为暴雨而停课的机会很少,霓虹本来就习惯了下雨,这的确可以值得好好高兴一番,而雀文只是继续看着窗户外依旧淅沥的落雨,丝毫没有变化的倾向,它只是下得长了点、久了点……貌似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也许。
  “这次来不及布置功课了,出了校门早点回家,别在外面瞎逛,停课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喊话实在单薄,没能撼动此刻早已洋溢的氛围。他神情无奈地摇头,嘴里絮絮叨叨地收拾教材——还是和他平时差不多。这让雀文忽然想明白,也许是变数来得太急,给原本按部就班的习惯一下子冲散了。他觉得自己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回味这个瞬间,以后再说吧。

  “哎,雀文。”
  他是最后一个出教室的,同他一行的还有老师。
  “以后不能再发呆了,这怎么行……一定注意安全,这次能听清楚吧。”
  雀文忽然觉得他还是蛮好一个老师的,有时候也没那么让人讨厌,毕竟喜悦的时候总会是爱屋及乌。教室外的雨照常下着,风好像大了一些,刮得他的伞有些吃力,零零散散的学生正离开校园,一顶顶摇曳的雨伞在雨雾显得相当好辨认。
  “哎,雀文,怎么这么迟还留在这,别人都走光了。还有,放假有空来我家玩哦。”
  “嗯,好。今天晚上不行,明天我肯定来。”
  他和相遇的孩子告了别,向着截然相反的方向离开。街上的行人少了些许,是雨在催促他们快点回家吗,他不知道,但家里有厚实的墙可以把雨声挡在外面,也有比城市更温和的灯光,不会那么刺眼。对了,雀文想起来还有件事应该早点回去,今天可是相当重要的日子。他深深地吸了口气,雨洗过的空气要清新得多,没有那么多灰尘呛人喉咙。
  少年的脚步踩在水坑里,溅起的水花沾湿衣角。待到涟漪平静,他的影子已经不在水面中反射,留在那里的是流光溢彩的霓虹灯牌所撒下的痕迹。彩光不会随着流水离开,它们只有无声地在镜子里看见自己,连雨也不会干涉这种沉默的对视。
  雨季太长了,可霓虹并不在意,就像没有人关心纸飞机最后究竟流落哪里。

第二十一次呼吸.1

后历256年9月17日 16:34:15

你听,在天空遥远的另一端传来雷鸣,这里看不清。
若有若无的小雨自顾自地落在这片疮痍的大地,树枝噼里啪啦地被烧成灰,可雨却能浇灭这没有温度的火焰。空气里弥漫的雾气也随之被一点点驱散,露出拉瓦钵现在残破的模样,多了几条河,多了几处谷。
雨,湿深了一些土壤的颜色,从点开始,想要把整个地面都从坚实染成泥泞。其中几滴打在他的身上,安静地附着于肌肤。于是雨滴越来越多,从头发、从眼睫,他的身体成为伞的一部分。水流一点点落下,稀释了红与黑的一片,在地上留下一道断断续续的痕迹,可哪一块土不是这般焦黑。肩上的累赘压得他骨骼清脆得响,却只是僵硬地挪动脚步,没有方向,一昧朝着风吹来的地方蹒跚前进。天边的光轮还挂在地平线上,海洋会将风送向陆地,他要去海边。
黑硝烟渐渐离他远去,流动的浑液遁入地底,他的视线里遗失了焚烧的金属与岩石,不见了已沉寂的造物与肢体,只勉强能分清楚天与地的分界线——上面是灰色,下面是黑色。不知道时间过去多久,貌似太阳还静止在空中,他脚下突然踉跄,整个人毫无动弹地倒在地上,于是视线里还最后剩下遥远的一点光亮。但它熄了灯,眼前一黑。

右臂传来的疼痛强硬着让雀文从晕眩中找到位置,

后历 年

后历 年

后历 年

后历 年

后历 年

后历 年

后历 年

后历 年

L
L
S




¨







——————票——————

✕✕✕✕✕✕✕✕✕✕✕✕✕✕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