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之寰:修订间差异

来自Limbo Wiki Mirror
无编辑摘要
第10行: 第10行:


=== 气候 ===
=== 气候 ===
气温极低,通常低于-100℃,由于低温,无法存在液态水,因此无法形成任何流水地貌。全大陆风力较大,冰月山风力常年超过8级,仅有裂谷地带存在无风区。降水以降雪为主,冰雹现象较少,有时会在平原以及山脉地区形成由异基本粒子为主的暴风雪,全境除异梦冰谷少量地区以外气候均恶劣。
气温极低,平均气温低于-100℃,由于低温,无法存在液态水,因此无法形成任何流水地貌。全大陆风力较大,冰月山风力常年超过8级,仅有裂谷地带存在无风区。降水以降雪为主,冰雹现象较少,有时会在平原以及山脉地区形成由异基本粒子为主的暴风雪,全境除异梦冰谷少量地区以外气候均恶劣。


无太阳但亮度不低,除暴风雪等恶劣天气以外能见度极高,晴朗的晚上能看到天空中冰蓝色的月亮。一天为24小时,全年有2个月处于极昼极夜。
无太阳但亮度不低,除暴风雪等恶劣天气以外能见度极高,晴朗的晚上能看到天空中冰蓝色的月亮。一天为24小时,全年有2个月处于极昼极夜。
第20行: 第20行:


由于海拔极高,对构成地层的异想压力较大,地质运动极为剧烈,发生地震在该区域已为常态,经常出现因地震而形成的雪崩,裂隙等自然景象。其最大的一次可观测地质活动发生在6年前,构成冰月山脉的低级异想绝大多数都参与到了这次活动中,整个冰之寰都有明显震感,此次地质活动后形成了大规模的雪崩以及塌陷,使极光之巅的海拔降低300余米。
由于海拔极高,对构成地层的异想压力较大,地质运动极为剧烈,发生地震在该区域已为常态,经常出现因地震而形成的雪崩,裂隙等自然景象。其最大的一次可观测地质活动发生在6年前,构成冰月山脉的低级异想绝大多数都参与到了这次活动中,整个冰之寰都有明显震感,此次地质活动后形成了大规模的雪崩以及塌陷,使极光之巅的海拔降低300余米。
=== 异梦冰谷 ===
冰之寰南侧的巨大裂谷,长约100千米,平均深度1千米。在冰之寰的建成初期形成,其长度依旧在逐年增加。裂谷最宽处越300米,最窄处仅有半米,被称为寒冰之隙。
异梦冰谷的气温高于冰之寰的平均气温,气温最高处可接近0℃,能满足许多动植物的生长,因此异梦冰谷的生物总量占整个冰之寰的70%以上。
冰谷底部有多处洞道,洞道内有较多耐寒生物群系。所有洞道均通往冰之寰洞穴的主洞室寒月圣堂
=== 银霜苔原 ===
异梦冰谷南侧20千米的苔原,年平均气温-30℃,因常年有冰霜覆盖在苔上而得名。
银霜苔原地下为永久冻土,无法生长大型树木。植物以苔藓,地衣,低矮灌木等低级异想为主;动物种类稀少,但个体数量较多,包括鼠,兔,鹿等。
=== 广寒冰原 ===
冰之寰中央的大平原,连接异梦冰谷与冰月山脉。地表被冰层覆盖,冰层平均厚度大于30厘米。年平均气温接近冰之寰平均气温。暴风雪天气常见,每年的无风天少于100天,存在暴风雪时能见度小于3米。
广寒冰原植物稀少,仅有接近异梦冰谷的地区少量分布苔藓,动物只有冰棱鹰一族在冰原南侧居住。
广寒冰原中心区域地下2千米处为寒月圣堂。

2024年10月14日 (一) 21:05的版本

碎数研相关词条
碎数研编号:[待补充]
该词条由非Phigros作品参与者创建或编辑且不受保护
由于碎数研本身的性质,请谨慎阅读,同时注意碎数研不具有官方性质
如词条与已存在的隐性设定冲突,请前往林泊百科编辑建议箱提出。

亚空间观念

由幻儿创造的一个完全由异想构成的寒冰世界。在这个亚空间内,所见之物皆为异想,冰雪覆盖大地,给予这个空间最纯洁的梦境。

地理简述

亚空间内只有一片大陆,其构成成分均为仅有本能反应的最低等级异想。若此类异想进行大规模且有规律的蠕动,则会形成一次影响较大区域的地震。

北侧为山脉,名为冰月山,南侧为裂谷,唤为异梦冰谷,其它地区均为平原,但景观有所不同。

气候

气温极低,平均气温低于-100℃,由于低温,无法存在液态水,因此无法形成任何流水地貌。全大陆风力较大,冰月山风力常年超过8级,仅有裂谷地带存在无风区。降水以降雪为主,冰雹现象较少,有时会在平原以及山脉地区形成由异基本粒子为主的暴风雪,全境除异梦冰谷少量地区以外气候均恶劣。

无太阳但亮度不低,除暴风雪等恶劣天气以外能见度极高,晴朗的晚上能看到天空中冰蓝色的月亮。一天为24小时,全年有2个月处于极昼极夜。

地形地貌

冰月山脉

位于冰之寰北侧,平均海拔超过3000m,平均气温低于-150℃,最高峰极光之巅海拔8018m,气温常年低于-200℃,曾有传言说登上极光之巅便可触摸那个冰蓝色的月亮(但真的有人能……吗?)

由于海拔极高,对构成地层的异想压力较大,地质运动极为剧烈,发生地震在该区域已为常态,经常出现因地震而形成的雪崩,裂隙等自然景象。其最大的一次可观测地质活动发生在6年前,构成冰月山脉的低级异想绝大多数都参与到了这次活动中,整个冰之寰都有明显震感,此次地质活动后形成了大规模的雪崩以及塌陷,使极光之巅的海拔降低300余米。

异梦冰谷

冰之寰南侧的巨大裂谷,长约100千米,平均深度1千米。在冰之寰的建成初期形成,其长度依旧在逐年增加。裂谷最宽处越300米,最窄处仅有半米,被称为寒冰之隙。

异梦冰谷的气温高于冰之寰的平均气温,气温最高处可接近0℃,能满足许多动植物的生长,因此异梦冰谷的生物总量占整个冰之寰的70%以上。

冰谷底部有多处洞道,洞道内有较多耐寒生物群系。所有洞道均通往冰之寰洞穴的主洞室寒月圣堂

银霜苔原

异梦冰谷南侧20千米的苔原,年平均气温-30℃,因常年有冰霜覆盖在苔上而得名。

银霜苔原地下为永久冻土,无法生长大型树木。植物以苔藓,地衣,低矮灌木等低级异想为主;动物种类稀少,但个体数量较多,包括鼠,兔,鹿等。

广寒冰原

冰之寰中央的大平原,连接异梦冰谷与冰月山脉。地表被冰层覆盖,冰层平均厚度大于30厘米。年平均气温接近冰之寰平均气温。暴风雪天气常见,每年的无风天少于100天,存在暴风雪时能见度小于3米。

广寒冰原植物稀少,仅有接近异梦冰谷的地区少量分布苔藓,动物只有冰棱鹰一族在冰原南侧居住。

广寒冰原中心区域地下2千米处为寒月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