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AudioPlayer17/Sandbox1:修订间差异

来自Limbo Wiki Mirror
创建页面,内容为“{{DISPLAYTITLE:“榫卯木”}} {{碎数研}}{{林泊现实}}{{待完善}} 榫卯木是三级静物种异想之物,概念来源之一为林泊现实中的榫卯结构。 以下为其随时间演化的四种形态。 == 四形态记录 == === Ⅰ:地上木块 === “你说这不就是个到处出现的怪状木块吗?我觉得挺正常的,既然没人认领那就直接标成一级下品种完事,反正这些木块我是没找到啥用途。” 异…”
 
Gaoice留言 | 贡献
已从limbowiki:用户:AudioPlayer17/Sandbox1导入4个版本
 
(未显示1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DISPLAYTITLE:“榫卯木”}}
{{DISPLAYTITLE:“榫卯木”事件}}
{{碎数研}}{{林泊现实}}{{待完善}}
{{碎数研}}{{林泊现实}}{{待完善}}
榫卯木是三级静物种异想之物,概念来源之一为林泊现实中的榫卯结构。
榫卯木是三级静物种异想之物,概念来源之一为林泊现实中的榫卯结构。


以下为其随时间演化的四种形态。
本词条叙述了该异想之物在“石林第13区”从发现到后续处理的过程。
== 四形态记录 ==
=== Ø:白色方块 ===
=== Ⅰ:地上木块 ===
<poem>
“你说这不就是个到处出现的怪状木块吗?我觉得挺正常的,既然没人认领那就直接标成一级下品种完事,反正这些木块我是没找到啥用途。”
可找到的最早的关于榫卯木的记录开始于500年2月。此时榫卯木表现为不同形状的白色方形物体,tzb在例行报告中将其标记为一级下品种。
异想报告活跃时段:500年2月至501年3月。


该异想外观为各种形状的白色木块,在石林第十三区被不断发现,无特殊性质,定性为一级下品种。
由于物体的材质——树木在石林层并不原生存在,在短暂的讨论后,tzb决定对该异常现象保持观察,在必要情况下消灭接触异想的原住民,以防止对石林文化的大幅度影响;
但由于后续几个月内异想之物在观测范围内没有变化,tzb只保留了该异常现象的监听钩,而负责观察的成员则被撤走,而收缴此类物品的工作则交给了自动机异想。


当前防异措施:'''无需'''。
就汇报的结果来看,榫卯木集中出现于此时仍未被分离的“第13区”。
</poem>


=== Ⅱ:可拆分积木 ===
=== Ⅰ:异常性质的显现 ===
“tzb的历史记录里没有类似的东西,我估摸着就是不知道哪个组织搞的艺术作品。”
<poem>
异想报告活跃时段:501年2月至503年5月。
在次年三月的一次日常收缴中,自动机汇报称,异想在销毁前表现出类似核心概念变更的现象;在对相似的样本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后,榫卯木被上调至二级静物种。


该异想外观为白色木制积木零件,硬度略大于石林支柱,在石林第十三区被不断发现,定性为二级静物种。
据分析,该异想之物出现时的形状逐渐趋向若干个模式,且产生了以下异常性质:
复数个榫卯木拼装成的模型会表现出与其形状相似的实物类似的性质,如收音机形状的模型会可以收听无线电,菜刀形状的模型会表现得锋利。
并且,自发出现的榫卯木,是由更小的若干个榫卯木组装成的。


防异措施:及时收缴。
由于在若干个报告中,该异想已经嵌入当地原住民的体内:尽管无法确定该异想的具体机制,tzb仍下令绕过楼层守护,对13区的异常个体进行清杀,并任命了专员A全权负责此事。
==== 异常性质 ====
</poem>
拼装成的模型会表现出与其形状对应实物类似的性质,如收音机形状的模型会可以收听无线电,菜刀形状的模型会表现得锋利。
==== 对应收藏品 ====
'''!!'''
整理完收藏品把这玩意丢去收藏品页面!


值得注意的是,收缴得来的积木本身,从微观上看也由大量的更小的积木组合而成。特定的拆解方式可以将其拆解,亦可通过将操作反过来将其复原。
todo
<poem>
(此处填入收藏品格式)


=== Ⅲ:参天大树 ===
……
他们说这是希望的大树,可为何每次的希望都会被t*b扑灭?
……综上所述,我估摸着就是不知道哪个组织搞的艺术作品。
异想报告活跃时段:503年4月起。
……你说“清除异常个体会损害石林层的信息复杂度”?别提了,这玩意本来就不该在石林出现。
</poem>
=== Ⅱ:13区的混乱 ===
<poem>
503年4月13日,一自动机在搜集目标异想时失联。接替其的自动机在靠近信号失联的地点时,观测到一树型白色物体,几十秒后也进入失联状态。
A下令全面封锁13区周围,并着手准备全面回档13区的数据,以尝试根除该异常现象。
然而,三天后,A在例行汇报后失踪;当日23:00,tzb埋下的监听钩短暂失联,然后汇报了大量错误的数据。
有证据表明,监听钩的实际坐标已不在石林的13区内部——此后13区恢复正常。


防异预案:紧急疏散区域内原住民。
但这并不是事件的结束。同月15日,新任命的专员C在派出自动机检查13区时,自动机被送到了13区范围外的未知地点,且地点坐标极其接近监听钩。
C判断,监听钩仍在13区,只是因为异常现象而被整体隐藏——因此,必须择日清空13区,并将其残骸分离为亚空间。
</poem>
=== Ⅲ:反抗的旗帜和全面冲突 ===
tbd
<poem>
503年4月32日,某跨层旅游论坛上,一名声称为tzb内部成员的用户,发帖称:
“tzb未经亚空间的所有者同意,将亚空间重新挂靠至石林13区附近,并以此为由清除亚空间。”
……一名围观者将“复原药水”撒在原住民身上,意图证明原住民是林泊,无果后离开……
……
……tzb员工误入13区后与原住民发生冲突……
……C下令全面消杀……
……
……13区与霓虹层之间产生了共鸣现象……
……观测到13区异常的生成了人类种……
……
……tzb的自动机被引入陷阱后绞杀……
……
</poem>


定级:四级静物种(a)+五级人类种(b1)+四级污染种(b2)+三级静物种(c1、c2)
=== Ⅳ:和平协议和事后清算 ===
==== 外观 ====
tbd
a为白色橡树状静物种,高度约15m。
<poem>
……tzb少有的对原住民退让了……
……签订了和平条约,约定tzb撤出13区……
……
……tzb寻找下令全面消杀的员工,但员工不知去向……
</poem>
=== Ⅴ:事后复盘 ===
tbd
<poem>
……
……谜团之一是,13区原先是否是石林的一部分?
……为何tzb绕过了楼层守护,对原住民进行了未经检查的清洗?
[-]……
</poem>


b1为一名自称E***y的人类种,外貌特征不定,身高视情况在150cm~165cm之间。
== Fin:收集品 ==
tabber修复中……


b2为若干名自称“未来守护者”的污染种,外貌特征与当地原住民无明显区别,但衣饰由II形态拼接而成。
== 假评论区 ==
 
tbd
c1为边长约为15cm的纯白色正方体。
<poem>
 
观众A:我有个推测,The Eraser和tzb不会是一伙的吧,怎么可能莫名其妙就冒出来一个组织
c2为半径为60cm的圆形白色草地。
编者E回复:那不好说
==== 异常性质 ====
观众B:不对啊,按理来说石林和霓虹应该都不能新增原住民吧?
a在受损之后具有快速自动修复的能力,且由受损创口可见类似II形态的组合。
</poem>
 
b2会在b1的带领下主动阻止tzb相关成员进入a半径500m的范围;即使剿灭b1、b2,a仍然会转换产生新的b1、b2。
 
c1是a每隔3~5天落下的“果子”,落地约15min后会自动崩解并散布在半径60cm的圆形上,再等待15min后则会转化为c2。
=== Ⅳ:榫卯木 ===
榫卯木外表类似白色树木,会在地表上蔓延出半径约100m的、由II形态组合而成的草地,现将其定性为三级静物种。
 
其枝杈会在每三天自行坠落,并转换为类似II形态(见前文)的积木组合。可由此将其作为建材。
 
防异措施:禁止将该树木的任何部分带出13区;不对树木附近进行监管。
== Fin:收藏品一览 ==
tabber修复中……

2025年6月25日 (三) 23:20的最新版本

碎数研相关词条
碎数研编号:[待补充]
该词条由非Phigros作品参与者创建或编辑且不受保护
由于碎数研本身的性质,请谨慎阅读,同时注意碎数研不具有官方性质
如词条与已存在的隐性设定冲突,请前往林泊百科编辑建议箱提出。
林泊现实警告
该条目涉及林泊现实内容,请谨慎阅读。
待完善页面
该词条有待完善。

榫卯木是三级静物种异想之物,概念来源之一为林泊现实中的榫卯结构。

本词条叙述了该异想之物在“石林第13区”从发现到后续处理的过程。

Ø:白色方块

可找到的最早的关于榫卯木的记录开始于500年2月。此时榫卯木表现为不同形状的白色方形物体,tzb在例行报告中将其标记为一级下品种。

由于物体的材质——树木在石林层并不原生存在,在短暂的讨论后,tzb决定对该异常现象保持观察,在必要情况下消灭接触异想的原住民,以防止对石林文化的大幅度影响;
但由于后续几个月内异想之物在观测范围内没有变化,tzb只保留了该异常现象的监听钩,而负责观察的成员则被撤走,而收缴此类物品的工作则交给了自动机异想。

就汇报的结果来看,榫卯木集中出现于此时仍未被分离的“第13区”。

Ⅰ:异常性质的显现

在次年三月的一次日常收缴中,自动机汇报称,异想在销毁前表现出类似核心概念变更的现象;在对相似的样本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后,榫卯木被上调至二级静物种。

据分析,该异想之物出现时的形状逐渐趋向若干个模式,且产生了以下异常性质:
复数个榫卯木拼装成的模型会表现出与其形状相似的实物类似的性质,如收音机形状的模型会可以收听无线电,菜刀形状的模型会表现得锋利。
并且,自发出现的榫卯木,是由更小的若干个榫卯木组装成的。

由于在若干个报告中,该异想已经嵌入当地原住民的体内:尽管无法确定该异想的具体机制,tzb仍下令绕过楼层守护,对13区的异常个体进行清杀,并任命了专员A全权负责此事。

对应收藏品

!! 整理完收藏品把这玩意丢去收藏品页面!

todo

(此处填入收藏品格式)

……
……综上所述,我估摸着就是不知道哪个组织搞的艺术作品。
……你说“清除异常个体会损害石林层的信息复杂度”?别提了,这玩意本来就不该在石林出现。

Ⅱ:13区的混乱

503年4月13日,一自动机在搜集目标异想时失联。接替其的自动机在靠近信号失联的地点时,观测到一树型白色物体,几十秒后也进入失联状态。
A下令全面封锁13区周围,并着手准备全面回档13区的数据,以尝试根除该异常现象。
然而,三天后,A在例行汇报后失踪;当日23:00,tzb埋下的监听钩短暂失联,然后汇报了大量错误的数据。
有证据表明,监听钩的实际坐标已不在石林的13区内部——此后13区恢复正常。

但这并不是事件的结束。同月15日,新任命的专员C在派出自动机检查13区时,自动机被送到了13区范围外的未知地点,且地点坐标极其接近监听钩。
C判断,监听钩仍在13区,只是因为异常现象而被整体隐藏——因此,必须择日清空13区,并将其残骸分离为亚空间。

Ⅲ:反抗的旗帜和全面冲突

tbd

503年4月32日,某跨层旅游论坛上,一名声称为tzb内部成员的用户,发帖称:
“tzb未经亚空间的所有者同意,将亚空间重新挂靠至石林13区附近,并以此为由清除亚空间。”
……一名围观者将“复原药水”撒在原住民身上,意图证明原住民是林泊,无果后离开……
……
……tzb员工误入13区后与原住民发生冲突……
……C下令全面消杀……
……
……13区与霓虹层之间产生了共鸣现象……
……观测到13区异常的生成了人类种……
……
……tzb的自动机被引入陷阱后绞杀……
……

Ⅳ:和平协议和事后清算

tbd

……tzb少有的对原住民退让了……
……签订了和平条约,约定tzb撤出13区……
……
……tzb寻找下令全面消杀的员工,但员工不知去向……

Ⅴ:事后复盘

tbd

……
……谜团之一是,13区原先是否是石林的一部分?
……为何tzb绕过了楼层守护,对原住民进行了未经检查的清洗?
[-]……

Fin:收集品

tabber修复中……

假评论区

tbd

观众A:我有个推测,The Eraser和tzb不会是一伙的吧,怎么可能莫名其妙就冒出来一个组织
 编者E回复:那不好说
观众B:不对啊,按理来说石林和霓虹应该都不能新增原住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