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彼岸症:修订间差异
来自Limbo Wiki Mirror
小无编辑摘要 |
小无编辑摘要 |
||
| 第7行: | 第7行: | ||
死线征服者!即使到了死线也还要认认真真地交稿吗,好基你,你这家伙……(褒义) | 死线征服者!即使到了死线也还要认认真真地交稿吗,好基你,你这家伙……(褒义) | ||
咳咳咳搞抽象行为到此为止,Respect。接下来正儿八经点评。 | 咳咳咳搞抽象行为到此为止,Respect。接下来正儿八经点评。 | ||
事实上我个人对“只是为了恐怖而恐怖”的怪谈接受度一直不怎么样(并不是在说本文就是这个情况)……当然,这是我个人的问题。不过即使刨去这个因素,本作实际的呈现结果也相当令人扼腕。 | |||
文字与逻辑方面就不做多论,最让人遗憾的就是本文的“主题”方面了,《彼岸症》之所以只给了这么点分数,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对于“彼岸症”这一概念的文字说明之简短,自然会让读者认为本作应该并非以概念见长,而是以故事情节见长的,然而这一希望也随着全文的阅毕落空了。我到底看了个什么?这部作品究竟想呈现什么?在其他参赛者的作品中,我能读到作者本人或是呈现一个故事的强烈意愿,或是对于打动读者的决心,而《彼岸症》……我只能感觉这是一部为了单纯给观众上血浆和悬疑整出来的纯cult片。 | 文字与逻辑方面就不做多论,最让人遗憾的就是本文的“主题”方面了,《彼岸症》之所以只给了这么点分数,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对于“彼岸症”这一概念的文字说明之简短,自然会让读者认为本作应该并非以概念见长,而是以故事情节见长的,然而这一希望也随着全文的阅毕落空了。我到底看了个什么?这部作品究竟想呈现什么?在其他参赛者的作品中,我能读到作者本人或是呈现一个故事的强烈意愿,或是对于打动读者的决心,而《彼岸症》……我只能感觉这是一部为了单纯给观众上血浆和悬疑整出来的纯cult片。 | ||
它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品。 | 它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品。 | ||
不过还是请作者不要因为评价不如期望而就此搁笔吧。人都是在历练中成长的——谁不是这样的呢。 | 不过还是请作者不要因为评价不如期望而就此搁笔吧。人都是在历练中成长的——谁不是这样的呢。 | ||
</poem>——[[用户:TheNewMillium|TheNewMillium]]([[用户讨论:TheNewMillium|留言]]) 2025年3月15日 (六) 14:10 (UTC) | </poem>——[[用户:TheNewMillium|TheNewMillium]]([[用户讨论:TheNewMillium|留言]]) 2025年3月15日 (六) 14:10 (UTC) | ||
2025年3月15日 (六) 22:11的版本
6.4分,有些怪诞的美感,文字和逻辑实在是就那样了,不能再打高了——By:银铃~Sliverbell~银铃~Sliverbell~§『讨论』『讨论』§『贡献』『贡献』 2025年3月15日 (六) 13:52 (UTC)
6分。首先没看出和竞赛主题的关联,词条本体也有些粗糙,语言还可以,有种怪谈的美。作为死线词条还是值得赞赏()———— By Aerith ⌈讨论⌋⭐⌈贡献⌋—>考虑入教? 2025年3月15日 (六) 14:02 (UTC)
《彼岸症》终评:2/10
死线征服者!即使到了死线也还要认认真真地交稿吗,好基你,你这家伙……(褒义)
咳咳咳搞抽象行为到此为止,Respect。接下来正儿八经点评。
事实上我个人对“只是为了恐怖而恐怖”的怪谈接受度一直不怎么样(并不是在说本文就是这个情况)……当然,这是我个人的问题。不过即使刨去这个因素,本作实际的呈现结果也相当令人扼腕。
文字与逻辑方面就不做多论,最让人遗憾的就是本文的“主题”方面了,《彼岸症》之所以只给了这么点分数,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对于“彼岸症”这一概念的文字说明之简短,自然会让读者认为本作应该并非以概念见长,而是以故事情节见长的,然而这一希望也随着全文的阅毕落空了。我到底看了个什么?这部作品究竟想呈现什么?在其他参赛者的作品中,我能读到作者本人或是呈现一个故事的强烈意愿,或是对于打动读者的决心,而《彼岸症》……我只能感觉这是一部为了单纯给观众上血浆和悬疑整出来的纯cult片。
它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品。
不过还是请作者不要因为评价不如期望而就此搁笔吧。人都是在历练中成长的——谁不是这样的呢。
——TheNewMillium(留言) 2025年3月15日 (六) 14:10 (UTC)
